▲继续走低的社会生育率,让我国面临人口负增长的严峻实际
▲继续走低的社会生育率,让我国面临人口负增长的严峻实际。图/新华社\n 近一个时期以来,我国的生育问题广受社会重视。本年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现,2022年底我国人口比上年削减85万人,这也意味着,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。\n 这一人口开展实际,令怎么进步我国社会生育率的相关议题,更见急迫。在此布景下,有人再次提出将法定成婚年纪降至18岁,以影响生育,引发了评论。\n 事实上,早在2019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时,就有委员提出这一主张,以此调理婚姻人数下降和老龄化上升趋势。其时这一音讯也曾敏捷成为热搜。\n 可是,从法令层面看,民法典规则,18周岁以上的天然人为成年人,为彻底民事行为能力人,能够独立施行民事法令行为。婚姻权是一项根本民事权利,因而,下降法定婚龄到18岁,其含义首要在还权于民与赋权于民,保证成年人的婚姻家庭权益。\n 在晚婚状况遍及存在、低生育率已成趋势的布景下,下降法定婚龄到18岁这一办法,关于进步生育率是否有显着效果,尚待实际验证。\n▲哺育条件是否具有,直接影响到年轻人的生育志愿。图/新华社\n 下降成婚年纪效果或许不大\n 18岁,是世界上遍及认可的成年标志。但我国现行法定成婚年纪男性22岁、女人20岁的规则,显着偏高。如,日本规则男性18岁、女人16岁,美国为男性18岁、女人18岁,印度为男性21岁、女人18岁,德国、法国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墨西哥、西班牙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等国,则男女均为18岁。\n 由此也能够看出,18岁即可成婚成家,是大都国家约定俗成的一致。因而,假如将我国的法定成婚年纪下降到18岁,这是同世界接轨,一起也满意了小众人口的希望。\n 可是,这一办法关于进步生育率的效果不能寄予厚望。由于,跟着社会的变迁,我国年轻人的婚育形式现已转型到极晚婚极晚育的形式。全国已有多地发布的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现,晚婚现已成为一种较为遍及的现象。\n 如据《我国人口普查年鉴-2020》,2020年,我国均匀初婚年纪进步到了28.67岁,其间,男性均匀初婚年纪为29.38岁,女人为27.95岁。而在2010年,我国均匀初婚年纪为24.89岁,男性均匀初婚年纪为25.75岁,女人均匀初婚年纪为24岁。10年间,均匀初婚年纪推后了近4岁。\n 在实际生活中,到了18岁就早婚的人口少之又少,并且早婚也未必早孕早育,仅仅在理论上供给了多生多育的或许性空间。能够说,企图经过下降法定成婚年纪来进步生育率的主意,不免有些简略,18岁答应成婚也不等于18岁就必须成婚。\n 抱负饱满,实际骨感,18岁仍是20岁,仅仅能够成婚的门槛年纪。能否成婚触及的要素则比较多,比如能否找到成婚目标,两边是否有成婚志愿,是否具有相应的经济条件等。\n 我国适婚人群遍及晚婚的趋势阐明,下降法定成婚年纪,关于进步已婚生育率效果,恐怕并不会如幻想那么大。\n▲进步社会生育志愿,也需照顾到女人工作开展需求。图/新华社\n 提振生育率仍需从源头做起\n 2022年底,全国人口141175万人,比上年底削减85万人,2022年因而成为人口负增长元年,我国将由此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。而这也将让我国面临少子化、老龄化、过度城市化以及世界移民输出的多重应战。\n 问题的关键是,现在现已呈现了以不婚不育和晚婚晚育为主体的低生育文明,决议着年轻人的生育志愿和生育行为。\n “人口即命运。”正如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孔德所说,低生育率人口问题乃我国的“国之大者”,将极大影响未来我国的国运民生。人口安全问题,也将成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一维,成为新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\n 为此,自2016年全面施行两孩方针以来,怎么回应生育率继续低迷的应战,从源头上提振生育率到适度水平、打造生育友爱型社会现已有了高度一致,亦成为优化人口开展战略的燃眉之急和重中之重。\n 主张将法定成婚年纪降至18岁,以促进生育,无疑也是对此严峻实际的活跃回应。可是,要进步我国社会生育率,仍需针对我国现在首要面临的不敢生、不肯生、不能生状况,实在有用进行分类施策。\n “不敢生”的原因是怕养不起、养欠好。这需求从人的生命进程动身,树立大生育观念,下降婚嫁、生育、哺育和教育的本钱,国家和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给予补助,让每一个家庭生得起养得好孩子。这是世界上应对低生育危机的遍及对策,我国部分当地也已有一些探究,但力度要加大、进展要加速。\n “不肯生”首要是指生育志愿低下,而不仅仅是哺育条件是否具有。能够观察到,我国生育志愿呈现了代际弱化的倾向,一代不如一代。这也直接导致我国育龄妇女生育志愿继续遍及走低。\n 而经济负担重、子女无人照顾和女人对工作开展的忧虑等要素,现已成为限制生育的首要妨碍。为此,需求传达活跃的种族繁殖文明和多样化适度生育文明,创造条件激起生育热心。\n “不能生”则首要是指不孕不育症、人流等生殖健康问题。现在,我国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上升,约占总人口的12.5%-15%。为不孕不育症患者供给优质的生殖健康根本公共服务,如将辅佐生殖技能项目归入医保等,也因而有其实际含义。\n 一起,也应纠正无痛人流的误导,设法下降人流份额,维护育龄女人的生殖健康和生育力,活跃发掘生育潜力。\n 总归,生育既是家事亦是国务,面临人口负增长的严峻实际,下降法定成婚年纪是一个应对测验,但更需多方尽力、多措并重,方能有用缓解育龄人群的生育焦虑、实在提振社会生育希望,保证我国人口可继续开展。\n 撰稿 / 穆光宗(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)\n 修改 / 何睿\n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n\t\t\t\n\n\t\t\t\n\t\t\t\n\n\n\n\n\n\n\n\n\n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\t\t\t\n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\n\n\n\t\t\t\n\t\t\t\n责任修改:李桐